<li id="lfaa4"></li>
  • <rp id="lfaa4"><acronym id="lfaa4"><u id="lfaa4"></u></acronym></rp>

    1. <strong id="lfaa4"><sub id="lfaa4"></sub></strong>

      1. <nav id="lfaa4"></nav>
        <dd id="lfaa4"></dd>
        <tbody id="lfaa4"><track id="lfaa4"></track></tbody>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農業資訊 >> 內容

        構建農科教推結合征文啟事

        時間:2013/4/7 14:18:36 點擊:2969

        0
            一、目的和意義
            為了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新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更好地發揮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有效促進我國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促進農民依靠、應用科技增收,推動農業技術推廣一主多元新體系的發展。
            二、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中華全國供銷總社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產品交流交易中心,全國農科教推優秀單位與優秀人物征評活動組委會、農產品加工雜志社
            承辦單位:中農國優(北京)科技推廣中心、中國農技協農村合作組織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
            合辦單位:
            中國農業大學農科教推領導小組管理辦公室、中國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中國東盟農資商會北京代表處。
            媒體合辦:(部分)
            中國農村科技雜志社、農村大市場雜志社、中國農業科技下鄉網、中國農業市場網、中國農科商教網、湖北農業傳媒網
            協辦單位:(部分)
            中國農技協設施果蔬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農化服務辦公室、中農國化(北京)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三、征文時間
            2013年4月-2013年10月30日
            四、征文內容
            重點圍繞農業、科技、教育、推廣相結合的各個環節,從不同角度,總結各地構建農科教推結合的典型經驗和積極成果,分析影響發展的制約因素,提出加快推進的對策及建議。
            1.農科教推結合是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必然要求,從四個方面理解:
            ①農科教推具有學科與產業的關聯性。
            大力倡導農科教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可以說是當前我們國家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認為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途徑,F代農業產業體系涉及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生產資料的研發、生產、供應,生產技術的研究、推廣,農產品加工、貯藏、流通等,是農業產業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農機農藝的融合問題,要將機械適應性與科研育種、栽培模式推廣相結合,形成農機農藝集成應用的技術體系,需要農業科研、教育、推廣相結合。
            ②農科教推具有行政管理的交叉性。
            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業務分別屬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門,各部門關心支持農業,對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各部門自成體系、重復建設、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也同時存在,需要加強農科教推結合。
            ③農科教推具有科技服務的互補性。
            人才培養是基礎,科技創新是支撐,技術推廣是橋梁。人才素質的提高依賴于教育,科技成果的創新依賴于科研,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離不開推廣。
            ④農科教推具有行為目標的一致性。
            農業是多部門服務的領域,農民是多部門服務的對象,農科教推是為三農服務的重要力量。
            2.創新組織載體,提高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包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其他社會化服務機構以及農科教推結合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及思考建議。
            3.其它。涉及其它主體、機制、模式等。
            五、征文要求
            1.征文投稿須緊扣實際,立足于深入調研,既可以描述區域內農科教推結合的整體發展狀況,也可以從某一產業入手,分析其供求狀況、運行機制、存在問題、發展對策等。
            2.文章體裁不限,包括調研報告、論文、新聞通訊、工作隨筆等均可;體裁自選,題目自擬。
            3.每篇文章不超過5000字,要求主題突出、觀點鮮明,具有較強的思辨性、針對性和可讀性。
            4.征文采取word(.doc)文檔格式。
            5.稿件應依據標題、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層次按照一、(一)、1、(1)格式〕、參考文獻順序書寫。如論文系某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須注明基金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說明:論文中引用他人的觀點及材料時,于正文中引用處右上角加注序號,將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
            排版要求:A4頁面,五號字,1.5倍行距,單欄排。
            6.來稿末尾請提供作者簡介,內容依次為:姓名,出生年份、單位、職稱、職務、學位、研究方向、電子郵箱、電話、傳真等。
            7.論文截止日期:2013年10月30日。
            8.文章須是作者的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取消參加征文資格,相關責任自負。
            六、獎項設置
            本次征文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評選,對優秀稿件進行表彰。
            獎項設計:設一等獎2名,獎金各5000元;二等獎6名,獎金各20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各1000元。
            同時,設置優秀組織獎2名,獎金2000元。
            頒獎時間:2014年元月11日(10號報到)。
            頒獎地點 :國家會議中心311A、311B。
            七、投稿方式
            征文通過紙質寄送和電子版郵件方式投稿,并請在主題和信封注明“征文”。
            電子郵箱:gym2298@126.com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2號中國農業大學77信箱《農村大市場雜志社》農科教推有獎征文編輯部
            郵 編:100193
            電 話:010-62732298 62733339

        0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共有評論 0相關評論
        發表我的評論
        • 大名:
        • 內容:
      2.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法律聲明 | 刊登廣告 | 在線舉報 | 投訴建議 | 合作加盟 | 聯系我們
      3. 中國農業市場網(nacc.org.cn) © 202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4. 京ICP備09044653號-4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993號
      5. 国产av强奸
        <li id="lfaa4"></li>
      6. <rp id="lfaa4"><acronym id="lfaa4"><u id="lfaa4"></u></acronym></rp>

        1. <strong id="lfaa4"><sub id="lfaa4"></sub></strong>

          1. <nav id="lfaa4"></nav>
            <dd id="lfaa4"></dd>
            <tbody id="lfaa4"><track id="lfaa4"></track></tbody>